农村打听网 | 手机版 | [全国] 切换      附近的消息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农信息 » 正文

沸腾的山谷——河北唐山市引导工商资本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4  来源:农村打听网-农民日报  作者:詹新华 王小川  浏览次数:2212
核心提示:沸腾的山谷河北唐山市引导工商资本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纪实  本报记者 詹新华 王小川  深秋时节,水清草黄,万物静穆,仿佛都等

沸腾的山谷

——河北唐山市引导工商资本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纪实

  农民日报记者 詹新华 王小川

  深秋时节,水清草黄,万物静穆,仿佛都等待着冬歇的到来。在河北省唐山市,山坡之上、沟壑之间,却无处不涌动着建设开发的热潮。

  在滦县九百户镇鸡冠山生态经济产业园区,新修的柏油路像一条条丝带缠绕着山腰,向各个山顶蔓延开去;十多台起重机在山顶挥舞着钢铁臂膀,远远望去蔚为壮观;精雕细琢的梯田,镶嵌在绵延不绝的大山之上,新植的树苗随风摇摆,从山脚到山顶,绿色一直延伸……

  鸡冠山只是唐山市近年来引导工商资本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的一个缩影。记者近日走访了唐山市多个县区,一个个蓬勃发展的山区综合开发项目、一条条潜力巨大的经济沟、一座座独具魅力的山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数百万亩的山地在工商资本的撬动下,快速发展之势如同沸腾之水,给人以强烈震撼。

  数据是历史最忠诚的记录者。

  从浅层次开发到多方位建设,从单一产业培育到综合园区整体开发,以玉田县玉泉山,滦县卧龙谷、旺山、鸡冠山,丰润区吉云等为代表的社会工商资本,正在开发建设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达3.3万亩,投资超过2.6亿元,带动农户近千户。

  “引进工商资本,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唐山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任务。”唐山市副市长李晓军对记者表示,引入工商资本,激活山区资源,推动三产融合,对于唐山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把握资源因势利导

  ——对于唐山这个重工业城市来说,调结构,不光是工业调结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同样需要动态调整。要坚持拓宽融资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活动,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山区综合开发

  对于调结构转方式,唐山人的理解或许更深。作为传统的工业强市,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产能过剩、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

  要想改变唐山经济结构不优、接续替代产业乏力、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只有未雨绸缪,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唐山市没有“等靠要”和“坐以待毙”,而是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将目光投向了数百万亩山地。

  唐山本就是一个“有山有海有平原,山珍海味俱全”的地方,只不过耀眼的工业光环掩盖了农业的优势资源禀赋。位居燕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土壤类型多样,气候温和,唐山是多种农副产品的富集产区,被称为“京东宝地”。

  为彻底改变山区面貌,增加农民收入,唐山市启动实施了山区综合开发,重点引导工商资本,把“农民的土地、社会的资本、专家的大脑、政府的服务”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推进山区综合开发走上了整体谋划、由点到面、层层推进的发展道路。

  事实上,山区综合开发在唐山市有着深厚的传统。作为纯山区县,迁西县在全国首创农业生态工程——“围山转”工程,即在坡度25度以下的荒坡,沿等高线开挖1米深、2米宽的环山水平梯田,累积开挖围山转43万亩,在围山转上主要栽植板栗,间作小杂粮等经济型农作物,不仅有效地维护了环境,而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收入,可谓一举三得。

  “‘围山转’作为燕山山区综合开发的成功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综合、立体、多元化农业发展新路。”唐山市政府副秘书长刘远平对记者表示,此次唐山市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可算是“二次创业”,力争让老典型发出“新芽”。

  山区综合开发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发挥本地工商资本雄厚的优势,成为唐山市的不二选择。利用经济结构调整对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资本的挤出效应,唐山市顺势出台了《加快推进果品强市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积极为工商资本投资山区综合开发创造政策条件。

  对于工商资本而言,山区综合开发同样是一次良好的机遇。在经济新常态下,唐山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力度持续加大,二三产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着二次创业,到哪里挖潜?手里大量的闲置资金流向何处,如何创造效益?这拷问着企业家们。他们的目光同样聚焦到了山区综合开发。

  站在玉田县高家团城村的山顶,起伏的山脊上可以看到一个个裸露、残缺的山体,这是早些年采矿热潮给大山留下的创痕。郭建波是当年采矿大军中的一员,这位曾经的环境破坏者,现如今带着资本回到高家团城村,正带领着老乡们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努力做一个环境的修复者、创造者和受益者。

  事实上,工商资本投资山区综合开发的火热势头早已显现。一方面是因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一系列产业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相继出台,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唐山山区综合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则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引导。河北省委2015年1号文件中着重提出了要“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发展沟域经济”,并进一步出台了《河北省关于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唐山市委、市政府对相对落后的北部山区建设扶持力度的持续加大,市内外的工商资本源源不断地涌入了这块尚待开垦的“绿色处女地”。

找准抓手聚拢资源

  ——把现代农业园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作为吸纳生产要素的重点平台,统一规划设计,明确发展方向,确定主导产业,不断提升山区综合开发层次和水平

  如何让工商资本“上山下乡”踩到实处?如何将各类资源要素有效整合做出实效?诸多问题的答案指向了唐山市山区综合产业园区建设。

  滦县九百户镇鸡冠山生态经济产业园区负责人武铁友的思路转变颇具代表性。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鸡冠山水源丰富、树木茂盛、环境清幽,后期由于历史原因,山上树木砍伐后一直荒芜,满山的树木成为一望无际的荒坡。作为一名建筑开发商,积累了一定资本的武铁友决定返回家乡建设家乡。

  2015年冬天,唐山市农办组织涉农企业家赴邢台考察山区综合开发,武铁友回来后很受震撼,决定改变原有的开发模式。“必须有足够的产业支撑,形成产业发展升级与山区开发的良性互动。”武铁友对于山区项目开发有一种朴素的情感:让荒山绿起来,让百姓富起来,争做新时期的“大寨人”。

  为了实现园区建设高定位、高起点,武铁友邀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实地进行了考察指导。近几年,园区依托独特的山、水、林、石等自然资源,以及宜人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地域文化,将荒山荒坡建设成为了集有机种植、特种养殖、生态恢复、观光旅游、休闲养老和农产品加工为一体,以有机农业、创业农业、工程农业和循环农业为特色,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区。现如今已建成园区公路30公里、新造梯田1500余亩、定植各种果树4万余株、绿化荒山6000亩、建设配套旅游设施10处。

  李晓军认为,山区开发更能凸显出三产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发园区为政府、企业、农民搭建一个共同的发展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积极因素投入山区、支持山区、带富农民,成为山区开发建设的先行点、试验场、展示台。

  在丰润区石各庄镇女过庄村的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红薯地,可不要小瞧这些红薯秧苗。这片山地园区由唐山吉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公司投入资本引进了新品种并进行二次研发后,不仅红薯秧苗返销到外地,红薯产量也跟着翻了一番,全村老百姓都加入了合作社一起干。

  从区域实际出发,探索培育个性化、唯一性产业,才会有吸引消费者的看点和面向市场的卖点。滦县县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张雪峰表示,要根据沟域的区位、资源及原有产业基础,因沟制宜、精准定位,提倡“一招鲜”,防止千沟一面。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延长红薯产业链条,公司在园区内成立了珠峪红薯粉条农业专业合作社,专门负责进行红薯的深加工。因为良好的品质和较强的竞争力,合作社的红薯粉条供不应求,并依次打开了商超、火锅餐饮等市场渠道,小小的红薯粉条做成了远近闻名的大产业。

  创新机制激活要素

  ——以山区优势资源要素为支撑,以市场引领为导向,以综合开发为手段,积极创新山区开发体制机制,实施多主体、多形式开发,为山区综合开发注入强大动力

  山区综合开发有点有面,由点及面,涉及到土地、财政、人才、社会资本等方方面面。开发路径该如何走?他山之石虽可借鉴,却无定律可循。随着工商资本的不断导入,唐山逐渐认识到,必须坚持以市场引领为导向,积极创新山区开发体制机制。

  着此一子,满盘皆活。

  引导农民以荒山等入股山区综合开发,建设农业园区,在集约经营中使农民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是唐山市推进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有效尝试。

  “发展农业园区,首先是村民要接受。我们先请国家级的专家制定了园区开发规划,深入农户征求村民意见。”玉田县高家团城村村委会主任郭建波说,“采取‘园区+合作社+农户’模式,我与村党支部书记出资成立合作社,占51%的股份;群众以承包的山地入股,同时果树挂果前每亩给200元补偿,见效后按持股比例来分红。入社也不强制,完全自愿,入一户开发一户,并尽量安排社员在园区务工挣工资。”

  主体要发展得好,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必不可少。为此,唐山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义、认定标准,并就加强管理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唐山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协议,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划主导产业带,并在全市重点抓100个农业项目,落实到具体项目单位,项目实行月汇报、季调度。

  扩大资金来源和投融资渠道是保证山区项目开发顺利进行的关键。目前除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外,唐山市山区综合开发的多元投入渠道尚处于建设阶段。单一的投资渠道,极易导致山区综合开发项目投入断档、半途而废问题的出现。多个项目因尚未进入见效期,急需后续资金投入,但因缺少抵押物,难以取得贷款支持,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为了合力破解山区开发项目“贷款难”的现实问题,唐山市日前通过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及林权确权、帮助开发主体健全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等措施提高开发主体贷款能力;通过加大注资力度、降低贷款反担保门槛等措施提高唐山市金发集团担保公司担保能力;通过继续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推进“政银保”业务开展;通过设立贷款贴息专项资金,鼓励使用金融资本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的过程。为了强化科技支撑,唐山市政府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不断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山区综合开发主管部门着手建立了涉农专家库,支持开发主体结合实际选择行业专家入驻园区进行跟踪指导。

  山区综合开发由点到面、第次推进,明显改善了乡村面貌、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代表了唐山这个工业大市不以牺牲农业生产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新方向,既帮助了山区农民致富增收,又为社会工商资本和富余产能找到了有效去处,有力地支撑了唐山市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的“五化同步”发展,为其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保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